上一篇文章應用心智圖與便利貼建立簡報架構已經和大家分享過
如何應用心智圖及便利貼發展、決定我們的簡報架構;
同時也介紹了「模板在後」的觀念,
也就是在設計投影片排版前,
我們可以將所有投影片依照呈現方法的性質進行分類,
如下圖所示(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呈現性質分類):
而之後我們就可以針對不同分類,
設計不同的排版方式,如下圖所示:
因為相同呈現類型的投影片設計相似,
所以觀眾在看過一開始數張同類型的投影片後,
就能夠反過來用設計理解該同類型投影片的內容,
而讓演講較後面投影片的理解更為快速。
我們可以稱這個概念為排版(構圖)線索(Composition Clue)
上述的邏輯理論上簡單易懂,
但是實務上會衍生出以下的問題:
1. 我們該如何設計不同類型的排版?
2. 區分不同類型排版的意義是什麼?
3. 我們該如何定義「不同的呈現性質」並決定簡報的排版種類呢?
而這些問題正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
我們該如何設計不同類型的排版?
不過設計往往需要在不同的需求間取捨,
區分不同類型排版的意義是什麼?
我們該如何定義「不同的呈現性質」並決定簡報的排版種類呢?
首先是內容性質。
內容性質所指得是我們依照某張投影片中的主要內容,
如圖片、文字、表格還是圖表區分其呈現性質(如上圖所示)。
用內容進行分類最大的好處在於,
因為是以個別投影片的內容為依據,
因此可以做到對於該種類的投影片最大程度的優化。
如圖片類型的投影片我們可以使其滿版、
圖表類型的投影片我們可以凸顯該圖表的重要數值等等。
(如果你看到這裡覺得:
「咦,這個方法不切實際啊,我的一張投影片裡面有圖、文也有表啊!」
那就代表你的簡報的視覺聚焦還要再加強喔~
歡迎參看一次專注一個重點,聚焦你的簡報內容)
再來是結構性質。
結構性質是我們是依照特定投影片在整份簡報中所佔的地位而設計其排版。
比方說這張是標題頁,
則我們因為他是標題頁而設計他的排版;
另外一張是代表著章或是節,
則我們根據他是章或是節的地位而設計他的排版(如上圖所示)
應用結構性質最大的優點是可以強化觀眾對於簡報架構的認識,
並提供充分的引導(「噢,你講到第幾章第幾節了」之類的)。
但最大的缺點則是,
因為他是依據其結構上的地位而非內容性質進行設計,
所以有時會忽略了對於個別投影片的優化、
排版不適合該張投影片既有內容的性質(如把圖片縮得很小之類的)。
一般人在設計投影片時,
由於缺乏「模板在後」的觀念,加上每張投影片的內容都過於「豐富」難以分類,
因此往往採用結構性質的分類。
BILL自己的經驗是,
對小型的簡報(如20張左右)應該主要使用內容性質作為分類依據;
而大型的簡報(如100張左右)則應該以內容性質為主、結構性質為輔。
不過這些都僅僅是經驗公式,還是需要依照真實情況調整。
為什麼不以結構性質為主的原因,
一方面如前所述以結構性質為主的分類忽略了對於個別投影片的優化,
另外一方面則是因為簡報或是演講乃是線性開展的過程,
因此過度的分章分節會使觀眾變得十分崩潰、不耐煩。
(想想講者喋喋不休一個小時後,
告訴你說他才剛講完第1部分第1章第1節的感覺吧XD)
簡報排版範例 1:文林扶輪社青年團簡介(範例)
下面是不同呈現性質的投影片分類所設計出來的排版。
可以發現雖然這些排版因為屬於同一份簡報而有相似的視覺感受,
但是個別的排版仍然保有很高的可辨識度:
這份簡報的完整版本可以參考下面SlideShare的連結:
簡報排版範例 2:iGEM 2013 NTU-Taida Presentation Part 2 (修改後範例)(局部)
下面是不同分類所設計出來的排版,
一樣可以觀察到個別的排版仍然保有很高的可辨識度:
這份簡報的完整版本可以參考下面SlideShare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