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內容策劃/ 教學影片製作:彭毅弘 Bill)
昨天(16.11.9)是美國的總統大選,看來經過一天晚上的崩潰之後,日子還是要過,所以我們今天就來看看昨天的選舉之中一個特別值得我們簡報初學者學習的地方,也就是「美國大選開票資訊圖能學的3項簡報技巧」。接下來在這支影片中,我會跟大家分享我們從日經新聞、紐約時報以及CNN這三家媒體的大選開票資訊圖中,從中抽取出來的三項適合初學者學習並用在簡報上的技巧,分別是「配色、圖表與資訊結構」。接下來就讓我們看下去吧!
【技巧 1】色彩3大應用準則:識別、區別與凸顯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配色。在簡報上面,有些人喜歡使用很多的彩色,讓簡報顯得繽紛華麗。但實際上用得「多」不如用得「巧」— 基本上在簡報的色彩應用,主要有三大應用準則:識別、區別與凸顯,而這三個準則的應用在這次的大選開票資訊圖中更是特別明顯。
首先前面兩者「識別」與「區別」比較容易看出。在三家國際媒體的資訊圖中,每一張我們都可以明顯的分辨出裡面藍色所代表的民主黨以及紅色所代表的共和黨。不過除此之外更重要的特色是,除了這兩個顏色之外基本上就沒有任何其他多餘的彩色了。
以日經新聞的版本為例,我們可以把整個畫面很清楚的分成彩色的部分與灰階的部分,而其中灰階部分基本上都是相對次要的資訊,這就是第三個色彩使用的準則:重點資訊用彩色凸顯、次要的背景資訊用灰階呈現。這對一般簡報新手來說是特別重要的一點,因為初學者往往會在配色時,不知不覺在主要色系之外加上多餘的彩色當作裝飾,導致色彩的識別程度下降。所以減少色彩,強化彩色應用的精準度,就可以強化觀眾對內容的識別能力。
【技巧 2】圖表可多善用百分比長/橫條圖,少用圓餅圖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點是圖表的使用。在本次舉例的三大國際媒體之中,對於兩方對手陣營的選舉人票佔比呈現,使用的就是我們先前分享中曾經介紹過的「百分比長條圖」或「百分比橫條圖」:
這種圖的特色就是,它是以一個固定的長度當作是100%的比例,並用裡面各個項目的相對長度來呈現比例的。這種圖的好處就是在呈現上不易失真、有利於比較,以及容易排版。
作為對照,我們大多數人慣用的圓餅圖雖然使用起來直覺,但是立體圓餅圖往往容易失真,而且不容易進行比較。所以下次在呈現比例的時候,除了圓餅圖之外,也可以考慮百分比長條圖這種選擇喔!
【技巧 3】一張頁面呈現的資訊:如何既見樹又見林?
最後這個技巧是處理複雜資訊的手法。一次大選下來,各地的選情資訊都千變萬化,數據既多且雜,就像是我們遇到內容特別複雜的簡報內容一般,這時該怎麼處理呢?
1. 日經新聞:在日經新聞的網頁中間上它用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方式呈現選舉人票佔比,在中間的這個地圖有兩種模式切換,一種是傳統的地圖模式,另外一種則是用方塊表示的選舉人票比例。透過這個方式可以讓我們更直覺地掌握各州的選舉人票多寡。這種切換呈現的方式對於對全美各州選民結構不太熟悉的外國人來說,算是相當簡潔易懂的。
2. 紐約時報:紐約時報雖然沒有像日經新聞設計數據呈現切換的動畫,但是當滑鼠每移到一個州上面的時候,都會跑出相對應的資料。這個手法在簡報上的應用就是,我們可以不必在一個頁面完整呈現所有資訊,只要一開始先呈現出資料結構—比方說在這裡就是地圖—之後,在講到特定重點時再呈現出相關資訊即可。
除了上述手法外,紐約時報還提供了除了州之外,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檢視全美選情,比方說這張就是兩黨在不同州領先程度的示意圖,而這張則是與2012年相比,不同區域的選民改變支持立場的方向與程度。這些呈現手法都讓整體選情變得更加一目了然。
3. CNN:CNN的呈現方式相當有創意,直接捨棄了傳統的地圖呈現方式,直接改用「圓點」的方式進行呈現。這個方法的好處是讓資料在排版上更有彈性、更容易互相對齊與比較,但缺點就是觀眾必須對全美各州的地圖有一定程度的熟悉,否則本圖對很多觀眾來說會過於抽象。
那麼以上三個部分,就是我們這次從美國總統大選開票資訊圖中,給初學者們介紹的三個簡報技巧啦!除了我們分享的技巧之外,你是否還有看出更多更有趣的內容呢?歡迎在貼文下方的留言跟我們一起分享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