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這種簡報設計美是美,
但基本上沒有包含任何資訊無法幫助理解。
而當簡報沒有任何資訊性可言的時候,
充其量他也只是個美麗的裝飾品。
那麼怎麼樣設計會更好呢?下圖是BILL認為更好的設計方式:
與原始投影片相比,相信大家不難看出修改後的設計更加簡潔、美觀、易懂,
那麼該怎麼做才能達到這個效果呢?
一樣由最大化有效資訊姓、增加資訊與降低雜訊的角度出發,
有三個方向是馬上實踐就可以獲得顯著改善的:
1. 善用對齊
不對齊往往使得事物變得突出而讓觀眾加以注意到,
這往往有助於強調特定事物或是加深觀眾印象形成訊息。
然而當這樣的訊息其實對觀眾來說並不重要時,就會變成雜訊。
在下面的的比較圖中,
我們可以看見原始的投影片的註解名稱時上時下(下圖橘線處)
但是這樣的安排基本上是隨機的決定,並不代表特定意義,
因此就形成了視覺上的雜訊;
而在修改後的版本中,除了兩個講者想要強調的”Promoter”之外,
其餘的註解名稱與元素皆盡可能的對齊,
因而消弭了不必要的雜訊。
2. 減少相對不重要的內容
在原先的投影片中,為了凸顯Promoter, Reporter以及Terminator的角色,
原設計者使用了意向非常鮮明的發光、停止與箭頭的符號加以示意。
這樣的設計概念很好,應用圖像化讓觀眾更容易了解。
但是如果這些內容並非此時說明內容的重點,
或是與會者即使沒有這些特徵也能迅速清楚地領略他們的意義,
或是屬於那種「知道很好、不知道也還好」的補充性訊息,
那麼他們就意味著他們其實沒有那麼重要,
不必賦予如此清楚的訊息特徵,
以避免搶走了我們想要表達的核心主題的資訊。
如下圖,雖然原始版本的圖示甚有巧思,
但在修改後的版本中,BILL把它們統一為線條上的區段,
如此當觀眾在綜觀這張簡報時,
便能更加聚焦於講者想要表達的核心主題!
3. 避免多餘的裝飾
如果一個特徵很顯眼但是沒有必要存在的話,
那它便很可能是雜訊。
因此在設計概念示意圖時值得更進一步思考的是:
「我們該如何用最少的特徵達到相同或更好地示意效果呢?」
藉由這樣思考的過程,我們可以消弭視覺元件不必要的特徵,
如陰影或是立體光影等等,
讓示意圖的每一個部分,包括顏色、形狀、位置,都有明確的意義並輔助理解。
在下圖的比較中我們可以發現,
原始版本的每個視覺元件都充滿了立體化、陰影與邊框的裝飾,
然而這樣的裝飾並無助於理解(觀眾不會因為看到他是立體的而更加理解其所代表的意義)
而在修改後的版本中我們便拿掉了這些特徵,
然後再次地讓觀眾更聚焦在我們要傳達的核心訊息。
上述投影片改造的過程僅是一個例子而已,
有人建議BILL應把上述的過程濃縮為簡單的兩個原則:「簡化」與「聚焦」(如下圖)。
濃縮邏輯推論過程為口訣固然可以協助記憶,
但更重要的是要能了解過程中應用資訊與雜訊的概念進行推論的過程。
設計概念示意圖是資訊視覺化很重要的議題,
而簡化與聚焦就則是入門的基礎。
之後BILL會繼續與大家分享相關的範例,大家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