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傳達的好處之一,便是讓專業知識可以在不同領域間互相流傳、溝通,
讓每個人都能夠將自己最深刻的專業,用最簡單的圖像清楚表達。
作為2015年的第一篇文章,
今天BILL就用一個原本可能很枯燥的知識:「高山症的成因、症狀與處理介紹」為例,
分享如何將這樣的專業知識針對重點加以精準的視覺化,
在一方面提升效益、讓觀眾聚焦在真正重要的內容,
另一方面降低成本、將視覺化的努力用在最需要解釋的關鍵。
這張投影片原始內容出自於我們去年12/21舉辦的「精準設計:一出手就把簡報做對!」簡報工作坊的第三組學員黃柏誠、王明薰與程歆淳,其中原始文案與手稿是由黃柏誠醫師所設計(參考照片)。
在這個例子中,他們充分證明圖像傳達可以讓抽象的專業變得容易親近與理解。
以下是這張投影片的簡報者想要表達的內容(基於篇幅考量簡化部分細節):
高山症(Altitude Illness)成因基本上源自於
血中氧濃度驟降
(常在海拔2500公尺以上發生),使得紅血球難以抓住氧分子並供應給人體。
其症狀基本上可以分成3類:
急性高山症: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主要症狀為頭痛)
高海拔腦水腫: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HACE)
高海拔肺水腫: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APE)
針對這三類症狀,可用藥物如下:
AMS,HACE:Acetazolamide、Dexamethasone
HAPE:Nifedipine、Sildenafil
簡報設計的好壞取決於簡報的對象。對於專業的聽眾而言或許下面的投影片就是不錯的設計,
其拿掉了所有不必要的模板、裝飾等雜訊,直接用文字清晰的呈現內容重點:
BUT!!! 即使是在專業社群中,每個人的專業往往差距也是非常大的,
就如同樣是生物學家,做植物研究的人所熟悉的內容也與做動物研究的人有極大差距。
因此這樣的簡報即使在專業社群中(如學術研討會)也難以保證可以讓所有觀眾輕易的理解,
更別說是介紹給一般的社會大眾了!
假設這份簡報有需要分享給一般大眾,那麼我們該怎麼設計才能夠讓大眾理解呢?
原始的設計者們在此很聰明的先用手稿設計的方式決定了視覺化的要件與雛型:
在設計圖像傳達的簡報時,應用手繪協助思考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步驟!(很重要所以講三次)
因為紙筆是我們使用起來最直覺的工具,所以在設計時可以最接近真實的反映我們心中的構想,
不會因為對工具不熟練而扼殺了原本可能很好的設計想法。
簡而言之,就是所謂的「想的時候不要(上機)做、做的時候不要想」。
有了原始手稿之後,我們便可以應用簡報軟體及線上資源完成以下的設計:
這張投影片從手稿到完成簡報設計全部都是在課堂中用Google Slides完成的。
我們可以發現雖然原始手稿並不「美觀」,但卻能指引設計者去找到他所需要的圖像與資源。
如手稿中的山、登山者、紅血球與氧氣分子圖示便可以在向量圖示圖庫The NounProject中找到;
而要替這些圖示改變顏色或形狀則可用Photoshop或是圖像編輯網站Pixlr Editor。
透過組合這些圖像,就可以讓原先冷僻的知識變得讓人更容易理解與親近,
相對於原始的條列式設計,相信各位讀者都可以感受到圖像傳達的魅力!
然而設計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雖然原先的設計已經非常的傑出,
但是我們還是可以琢磨哪些部分值得加以改善。以下我們就一項項加以討論:
PART 1:海拔高度與氧氣含量的關係
在原始設計中,為了表示「高山」症的視覺隱喻,因此使用了山的向量圖示,
同時背景也由下面的深藍(隱喻氧氣多)漸變到灰色(隱喻氧氣少)。
但如果我們仔細思考的話,會發現把視覺化的時間投資在這裡效益並不大,
原因在於這應該是大多數的觀眾都具備的常識。
真正應該強調是海拔2500m的臨界高度,而氧氣變化的隱喻則可限縮於向上箭頭的漸層中:
PART 2:紅血球與氧氣分子在不同海拔高度的關係
在原始設計中巧妙的應用氧氣分子圖示的大小變化暗示高度越高,氧氣越稀少的現象。
我們保留了此點並更進一步用半透明的灰色進行引導,讓大小變化有漸變的效果。
同時爬山的人的圖像其實並無存在必要(當然是「人」會得高山症啊)所以可以加以去除:
PART 3:病症與處理方式介紹
最後是病症與處理方式的部分。如果原始的人像圖示只是作為插圖的話,那麼意義便非常有限。
既然要使用圖示了我們便可以賦予它更重要的意義,如讓觀眾記住相關病症的部位。
比方說在背景知識中,AMS會導致頭痛、HACE及HAPE症狀則為腦水腫及肺水腫,
這部分便可在人像圖示中,用比原始設計更明顯的方式更加以凸顯,同時統一使用紅色表示;
而在下方則用更簡潔的方式表示其對應的治療藥物:
最後回顧上述三個PART,除了每個細節的變更之外,整體而言我們更適度的加回「文字」。
圖像傳達不是在進行抽象畫創作,更不是要訓練觀眾看圖說故事的能力,而是要輔助理解。
因此適度應用文字表述精確的訊息(精確性是文字的長處、圖像的短處)可以讓簡報意思更為完整。
另外在用色上我們盡可能統一並減少用色的種類,讓每一個色彩都能聚焦觀眾的視線。
就如通通都是重點便沒有任何東西是重點的道理一般,
維持背景資訊色彩的一致性與灰階,便可讓鮮豔色彩凸顯出想讓觀眾注意的重點。
最後將3個PART加以組合排版以後,便可以得到如下圖的投影片,是不是更加一目了然呢?
再次回顧整個設計的過程可以發現,
原始的版本已經成功的把生硬的「高山症的成因、症狀與處理介紹」簡化為可親的圖像簡報設計,
而在進一步改善的版本中,我們更仔細思考每一個設計的環節,並增加了資訊、降低了雜訊。
讓觀眾可以享受更簡潔設計的同時,也更能掌握簡報想要傳達的重點,建構出精準的圖像傳達。
作者: BILL (彭毅弘) / 簡報藝術烘焙坊創辦人、簡報設計顧問